妳『坐』對了嗎?老一輩的人都會說:『吃要有吃像,坐要有坐樣』。現代的人很容易生骨刺或者動不動就喊腰酸背痛,多數因為坐都沒坐正。其實玩樂器的人更需要坐正,要不然每天經過數小時練習,很容易造成脊椎側彎。所以千萬不可以彎腰駝背練琴。至於琴椅的高度一定要很注意,椅子調高一點,手的正確姿勢就會自然形成,拇指也容易 up。不只這樣,手臂也比較容易上下移動。話又說回來,我覺得不管什麼樂器都不是挺符合人體工學;如豎琴抱久了!背與右肩多少都會酸痛,聲樂家過度使用喉嚨比較容易喉嚨病變,管樂房屋出租吹多了腹部容易變成大肚婆,鋼琴彈多了手容易變形等等.. 總之,學美美的樂器,背後有一堆不為人知的甘苦辛酸。萬一不幸造成身體某部分酸痛,可以試試做熱瑜珈(hot yoga),她有很好的療效! 本文參考自【Harp Column,2008 春季刊】要彈得一手好豎琴與否取決於良好的坐姿高度(proper sitting height)。由於每架豎琴的高度與重量皆不同;而每位豎琴家的腳長(leg lengths)與身型(body sizes)也不盡相同。因此選擇理想合適的椅高(bench height)是非常重要的。與豎琴人瑞名師 Alice Chalifoux 習琴多年西裝外套的中國豎琴家 Xiao Lei Salovara 聊到她的老師過往三不五時提醒幾點正確坐姿的重要性:椅子不但要坐高一點(sit higher),而且要坐正(sit straight);特別是別坐太靠近豎琴(don’t sit too close to the harp),可以的話只坐椅子的前半段(front half of the bench)。 有三種方法可以來判斷自己是否『坐』對了!第一、當彈中音域(middle register)的時候,手(hands)應該與胸膛(chest level)差不多的高度。這樣一來使手肘(elbows)可以一直維持 up,避免造成肩膀(shoulder)與頸部(neck)間的ARMANI緊張。假設手與頸部同高,那椅子就是太低(too low)。要是手在腹部(stomach)的位置,那就是坐太高(too high)了。 第二、當移動內圍踏板的降 E、B 時,要留些空間讓腳去移動踏板。也就是說膝蓋不需要再特別出力彎曲,方可移動踏板。 第三、如果可以輕鬆踏下外圍踏板的 A、D 至升記號時;腳後跟仍然保持著地(heels are still on the ground),這就表示妳喬對高度。千萬要記住正確的椅高,不應該會讓肩膀有負擔!假設身高 170cm,椅子調到 43cm高,如果這時感到輕靠在右肩的豎琴很重,而且腳很難移動踏板結婚時。這就是不對的高度!再試試把椅高調到 53cm,發現輕靠在肩膀上的豎琴確實輕許多,踏板也好移多;不過外圍踏板(outer ones)踏起來有點吃力。由此可見,正確的椅高應該是在 49cm上下!美國台裔豎琴家 Ann Yeung 也指出,想像整個身體與豎琴間的定位(alignment),也就是自己如何喬好自己與大小琴身之間的關係。檢查頭部是否與脊椎互保持平衡;頭部不是刻意扭轉(twisted)傾至右或左邊,或者用下巴(chin)頂住豎琴,甚至用力拉下至胸膛(pulled down towards to chest)。總之,肌肉(muscles)應該是可酒店打工以移動自如(move freely)。再檢查肩膀是否處在一個輕鬆狀態(relaxed position);不是縮在一塊(hunched up)、向後仰(pulled back)或者是頭低低的(crouching forward)。總之,頭部與肌肉要呈一個很好的支撐架構(nice frame of support),這樣一來重心(center of gravity)才不會只落在胸膛。接下來檢查兩雙腿是否正確輕鬆地夾住琴身位置(gripping the harp in place)。然後感覺自己的肌肉是否完全處在放鬆(without tension)氣氛中,隨時可以上陣。 良好的定位應該是手可以自然伸及到琴弦(G2000strings);可以的話,不用刻意,連踏板一樣可以踩得到。先把豎琴喬好位置,再把豎琴輕輕靠在右肩,但可別拉超過身體的一半。藉著相互調整與支撐(adjusting or supporting the other),讓豎琴與身型間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(balance point)。切記要坐正,不要彎腰駝背(arching or slouching your back),而且保持放鬆。 彈琴最怕身體與坐姿處在緊張狀態,因此,彈琴應該是很快樂的(to be fun)又有成就感(fulfilling),最重要的是痛苦的解脫(pain-free),不是嗎?豎琴家 Alice Spero Keene 要我們檢面膜查彈完 45 分鐘後,手臂(arms)是否快受不了了!能彈到中音域的弦嗎?肩膀會感到像一棵樹壓在肩上那樣重嗎?還有背會酸痛(lower back ache)嗎?對彈踏板者來說,腳是否能快速移動內外圍踏板?錯誤的坐姿高度會影響技巧性(technical)與生理(physical)上的問題。找一把可以調升降的椅子,最好是找那種兩側有轉輪的椅子(turning adjustable bench);不是卡榫(tenon)那種(因為卡榫的間距沒有轉輪來得細小)。 這時右眼(right eye)用來目測高度,把豎琴拉近來,面向琴柱(harp column),在這當中,賣房子右眼看過去,應該與第一個八度音的 C 同等高度。下巴離共鳴板(sounding board)約 5 公分 的距離就好。雙手應該理所當然擺在中央 C 的位置上。假如手沒辦法碰到低音域的弦,這時就要把椅子調低;相反地,碰不到高音域的弦,就要把椅子稍微調高一些。對於半音器豎琴(lever harp)也是一樣。彈小豎琴時需要雙腳平穩著地(feet flat),保持放鬆。坐的時候一樣,椅子不可以被整個屁股坐滿,盡量保持整個身體重心(torso)都集中在臀部上,還有不要讓琴底(harp base)太靠近自己。對踏板豎琴者來說,注意椅子燒烤與豎琴間的距離,可以伸直右腿(stretching your right leg out)到最遠的 A 踏板看看。至於左腿就不太需要伸那麼筆直,能夠踩到 D 踏板就行了!坐的時候如果太靠近豎琴,不但妨礙到快速變換踏板的動作(fast pedal work),也使腳踝(ankles)無法達到放鬆狀態。 適當的座椅的高度(consistency height position)就跟使用固定指法(consistency fingering)一樣重要。如果每次都坐不同的高度在彈琴,手也跟著一天到晚變換不同姿勢(hand position)。所以一定要喬好適合自己的椅高,日後就一直固定這個高度網路行銷,琴才會彈得好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y29gynds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